前河头徐家在回龙村。灰瓦硬山顶建筑,五间七架。屋宅临河,河通姚江。建筑西侧有碑,为本市人民政府和文保管理所所立,示为清代建筑文保点,碑铭如下: 前河头徐家为清代民居建筑,座北朝南,沿中轴线由南往北为砖石门厅。石墙门主楼,主楼两边各有翼楼,门厅为五开间,主楼三开间,翼楼各两间。该宅的花格门窗和石窗的雕刻工艺精湛,图案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,具有鲜明的姚西地方风格。布局紧凑而无局促之感,装饰巧丽而无繁琐之嫌,保持着民居建筑的基本特色。前河头徐家是我市目前水乡环境中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建筑之一。
保存范围:东至东墙,南至前进滴水,西至西墙,北至主楼北墙。
前河头徐家大门左右两厢,原各有四扇雕花漏窗。现仅存西侧两只,东侧更换成现代窗户。西侧所剩雕花漏窗中,至西的那扇石窗中心部分已缺损。窗之构图为草龙纹和云纹。至东那扇石窗完整些,雕饰有宝剑和长箫,但也有好几道细裂妆,纵横贯穿了整块石料,其所雕叶子每片皆内陷,颇具叶瓣之质感。窗大而方正,雕凿精细,石质选料也属上品,为南方旧建筑中雕镂漏窗的典型之作。
前河头徐家有较为严整的须弥座。石阶沿尚完存,屋柱漆色已驳落。屋基皆用整齐条石,颜色统一,可见当时建筑对所用材料都相当考究,尤其是那些对称装饰件的色泽。条石刻凿成须弥纹,是两连续卷草纹间夹桃形相向卷草纹。墙基也如此雕凿,这在平常民宅中较为少见,若非官宦,应不为当时营制法式所允。
大门长条额枋,漆色暗红,蒙着灰尘,但不掩其雕刻精美。旧建筑的木结构部件,残留已不多,大都因内部改建而拆卸。原来建筑有五进,如今仅剩一进,主楼后部建筑皆被拆去,在原地改建成新楼房。但这残留的五分之一,也足以说明原屋主人的显赫,无论营制间架,还是镂花斗拱、雀替、雕凿繁复的木窗等小木作,都彰显一种官宦气质。天井里,还有残留不少当年改建后拆卸的砖块,砖块有檐头滴水的扇形,有屋脊瓦的桥形。 二进的檐头都已倾圯,只剩一个石质额枋。石质门枋上置一盆天葱,雨水里正一寸寸长高。檐头西侧的一片宅屋是后来改建,破坏了整个二进院门的格局。山墙檐头有一块砖雕,长方约二十公分,卷草纹饰,中间大部已被敲碎,只能凭着轮廓和残余局部,了解它原来的精美。檐枋下有横贯整座建筑的顶部花罩挂落,用作通风和采光。通常这是门窗上部装饰的一部分。叠枋上部之横枋,漆成暗红色,通体镂花。还有典型的花格窗,构图虽简单,但在细节处制作十分精良。木窗下部,勾形框,内饰云纹及双龙嬉珠。原漆色应为红色,时间的流水把它们给冲洗得泛白了。木窗下端,有窗轴构件,实体整块镂花,上端勾形连环纹,下端饕餮纹,两端龙首衔环。虽略有破损,还算完整。木构件被固定在石墙上,年代一久,木、石的颜色也相近起来。
据说此宅始建者姓蒋,曾任乾隆时期绍兴知府,其后代把此产业转让给徐姓,故现称徐家。现存建筑为清朝中期所建。徐家尚有后人在沪。此处房产在解放时被政府没收,现有居民是三、四十年前从外地迁来,对此处房屋没有产权。寻历代绍兴府志,无蒋姓绍兴知府,县志中亦无记载。 出大门,沿西墙往北约百米,有东西走向的石板路。可能是原屋宅的最北端了。在西北角空地上,发现一块残碑,上有“燕仪”两字,楷书。经查阅,知是十三经中《礼仪》之章节名,燕通宴,仪即礼,亦称燕礼,此词古矣。碑阔二十公分,长一尺余。字左右留白仅五六公分,因此决非墓碑之残余。可能是祖祠燕仪之碑,或是碑坊之残存,但因雕凿粗砺,后一种可能性很小。